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 胡适 我们在今日谈宪政,谈民主,谈国共问题,谈结束训政,谈美苏对峙的两个世界,似乎都应该先认清世 界上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。 在三十年前,谈政治的人只知道一种政党,那就是英国、美国、和西欧的政党。但在这最近三十年之中, 出现了另一种政治组织,虽然也用“政党”的名称,性质和英、美、西欧所谓政党完全不相同。俄国的共产党、 意大利的法西斯党、德国的纳粹党,主张虽有左右的大不同,但在党的组织纪律上是很相同的,都属于后一类。 为便利起见,我们可以把英、美、西欧式的政党叫做甲式政党,把这三十年来苏俄、意、德诸国后起的 政党叫做乙式政党。 甲式政党的性质有这几点特色: (一)甲式政党的党员没有确定的人数,没有党籍可以查考。人人可以自由登记为某党党员,人人可以自 由脱离本党。如英国邱吉尔从前是自由党,后来是保守党。如美国威尔逊本是民主党,后来竟做共和党的总 统候选人。 (二)党员投票是无记名的、秘密的。党员言论是自由的,没有党的纪律可以约束党员的投票,也没有特 务侦探可以干涉党员的言论行动。最近美国民主党的华莱士在国内国外批评本党的政策,是最明显的例子。 英国工党的议员也有严重批评本党的政策的。这种行动,本党固然无法制裁,社会也往往允许,称为“独立”, 称为“不党不偏。” (三)甲式政党的原则是在两个或多个政党之中争取多数党的地位。每个政党总希望成为多数党,但每个 政党总得容忍并且尊重少数党的权利,因为今年的少数党也许明年要成多数党,今年在朝的多数党也许明年 下野成为少数党。最后的决定是人民的选举票。在选举之前,没有一个政党可以确知全国人民的最后决定, 也没有一个政党可以操纵把持全国人民的投票。例如美国一九二八年的大选举,共和党胡佛得二千一百多万 票而当选总统;四年之后,民主党罗斯福得二千一百多万票而当选总统。这都是人民自由选择的结果。 (四)选举结果确定之后,在法定的日期,胜利的党从失败的党手里依法接收政权。失败的党决不敢用警 察军队的力量来霸佔政权,或毁灭得胜的反对党。因为他们知道几年之后他们又可以有竞选的机会,所以他 们都努力培养“胜固可喜,败亦欣然”的雅量。试看英国邱吉尔在一九四五年负着何等威望,然而那年选举的 结果,保守党惨败了,邱吉尔只能坦然交出政权,退居反对党领袖的地位。 以上所说的是甲式政党的组织与作风。至于乙式的政党,便完全不同了。乙式政党的性质也可以分作几 点来说: (一)乙式政党是一种严密的组织,有确定的人数,有详细精密的党籍。党员入党必须经过审慎的调查察 看。入党之后,党员可以受惩戒,被开除,但不能自由脱党。 (二)乙式政党的党员必须服从党的纪律。党员没有自由,也没有秘密。乙式政党必须有严密的特务侦察 机关,他们的作用不但是侦查防范党外的人,还须监视党员的言论、思想、行动。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命令, 思想言论必须依照党的路线。 (三)乙式政党的目的是一党专政。未取政权之时,他们不恤用任何方法取得政权;既得政权之后,他们 不恤用任何方法巩固政权,霸住政权。乙式政党本身是少数党,但因为组织的严密坚强,往往能利用政治的 特殊权威,压服大多数人民,以少数党统治全国。 (四)乙式政党绝对不承认,也不容许反对党的存在。一切反对力量,都是反动,都必须澈底肃清铲除, 才可以巩固一党永久专政的权力。 以上列举甲乙两式的政党的性质,都是很浅近的政治常识,不值得政治学者的一笑。可是这些区别,正 因为很浅近,所以往往为一般人所忽略,甚至於高明的学者所忽略。例如前些日子有人讨论美国与苏俄对峙 的两个世界的区别。曾说:“美国给人民一张选举票,苏俄给人民一块面包。”这似乎不是公允的比较论。美 国人民未尝没有面包,苏俄人民也未尝没有一张选举票,但这两个世界的根本不同,正在那两张选举票的使 用方式的根本不同。苏俄因为没有反对党,故一九三六年新宪法之下的选举结果认为百分之一百,或是百分 之九十九。美国因为容许反对党自由竞争,所以罗斯福最大的胜利总不过人民投票总数之百分之六十。(此指 一九三六年大选的结果。一九三二年他只得百分之五十七,一九四○年他只得百分之五十四。)这百分之六十 的大胜利,代表自由的政治,代表独立的思想与行动,代表容忍异党的雅量。所谓“两个世界”的划分正在这 自由与不自由,独立与不独立,容忍与不容忍的划分。 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本是爱自由讲容忍的政治家。他在革命事业最困难的时期,感觉到一个 “有组织、有力量的革命党”的需要,所以他改组国民党,从甲式的政党变成乙式的政党。但中山先生究竟是 爱自由讲容忍的人,所以在他的政治理想系统里,一党专政不是最后的境界,只是过渡到宪政的暂时训政阶 段。他的最后理想还是那甲式的宪政政治。 近年国民党准备结束训政,进行宪政,这个转变可以说是应付现实局势的需要,也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 的政治纲领的必然趋势。一个握有政权的政党自动的让出一部分政权,请别的政党来参加,这是近世政治史 上希有的事。所以无论党内或党外的人,似乎都应该仔细想想这种转变的意义。依我个人的看法,这个转变 应该是从乙式的政党政治变到甲式的政党政治,这里面似乎应该包括党的内容与作风的根本改革,而不僅僅 是几个政党分配各种选举名额或分派中央与地方的官职地位。如果训政的结束能够引起一个爱自由的、提倡 独立思想的、容忍异己的政治新作风,那才可算是中国政治大革新的开始了。 1947年7月 (转自程巢父:《储安平与胡适:两代自由思想》) 评论: 由于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分权的甲式模式通过死板的规定来约束人们,政客可能会用肮脏手段来欺骗民众, 为政治目的服务,唯利是图,没有对底层百姓真正的关心。因此出现了乙式的政党,分为二战时期的日德和 当时的苏联模式。 日本出现了态度强硬的军政府,他们关心底层百姓生活,自己管理层清廉,因此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, 不需要其它反对党。这是以高层的善良本性来做保证,灵活,有人性。日本人的素质很高,在日本行得通, 能够建设成世界一流国家。可惜放在其它族类就会产生贪得无厌的皇帝,是无法扩展的。延续也是问题,素 质在高,也不敢保证管理层30年后也是清廉的。 在德国,甲式政党的政客和犹太人沆瀣一气,不去发展实体经济,专门投机倒把,德国人水深火热。而 Hitler的政策是尊重劳动者,短短几年就让德国的失业率远远低于当时甲式政党的国家。做的最好的是 Hitler,而不是罗斯福。这样的政党怎能不被支持呢?同一个问题:局限在德国,能够发展得很好,无法扩 展和延续。Hitler严于律己,下一个皇帝却无法保证不是蛀虫加白痴。即使日德战胜了,如果不改变独裁的 模式,几十年后恐怕又会有大的争端。 至于苏联模式,40多年之后在全球开始了垮掉的domino效应,到目前为止只剩屈指可数的书法,北韩, 古巴,越南。而这几个残留的也都已经不是最初宣称的苏联模式,都发展成以封建社会的模式做基础,外加 一些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奴隶社会的元素,保证少数集团利益的乙式模式。好在苏联模式的倒掉并未给世界带 来大的战乱,挺出乎人意料的。 抗战时期,珍珠港一阵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美帝国主义,此后重庆,不列颠,苏联,北非,澳洲,东南亚 到处都有星条旗的物资资助,最后战胜了日德。40多年后,又战胜了苏联模式。 胡适这番话41年后,1988年蒋经国先生临走前不久,在台湾开放了党禁,台湾的人均收入1万美元。后来 又有民进党击败国民党取得执政地位,在一个小岛上很好的实现了中山先生三民主义。
Tuesday, March 16, 2010
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